这个春天,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4级本科生张炎蒸收到了哈佛肯尼迪学院MPP(公共政策硕士)的录取通知书。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是全球顶尖的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院,培养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等校友,每年能收到这个录取通知书的应届本科生凤毛麟角,录取的大陆本科生更是每年不超过1人。
喜欢阅读的他,也喜欢着创意写作;爱看剧的他,也曾走遍二十多个国家;在深入经济管理学科学习的同时,他总是保持对国际政治的思考。通过与他的对话,我们获得了许多看待生活的新视角,对于如何成为一个踏实而有趣的人也有了新的答案。此外,他也与我们分享了申请国外大学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成功的经验。
学习之道:细水长流的沉淀
“我觉得自己属于比较随性的人。”和很多同龄人一样,炎蒸刚入大学时也没有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也没有要求自己一定要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相反的,他一直都在给自己时间摸索,尝试不一样的东西。
拥有不同的经历让炎蒸受益良多,但他也直言,这也会让人规划性不强。“但不管怎样,作为学生还是应该好好学习,份内的工作还是要做好。”
“Get your priority right.”炎蒸认为,学工和学习并不冲突。
从初中开始,炎蒸就在课余时间参加社团和学生会,锻炼了自己平衡学业与学工的能力。在他看来,上大学后,学习压力不像初中高中那么大,空余的精力也会更多。只要时间安排妥当,完全可以两面兼顾。
大学期间,炎蒸担任北京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SICA副主席兼团支书,策划组织北京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巴黎高矿的交流活动、北大校庆海外传播和2018年度“双一流”建设国际研讨会等许多国际交流活动。
2017年暑假,他还作为中国第一位本科生赴丹麦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实习。
他认为,首先要保持冷静,想清楚自己的追求到底是什么,再一步步地进行规划。其次,还要综合自己各个方面的条件,将现实因素和理想因素都纳入考量范围。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与其盲目追寻别人的步伐,更应该花时间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get your priority right。”
炎蒸提到,想出国深造,语言能力确实不容轻视。
除了日常的沟通交流,出色的语言能力能让我们在国外旅行或者学习时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
他说,因为高中环境的影响,在语言学习方面,自己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学习强度,日常会同在国外留学的同学保持良好的交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他并没有一味地做题而是会看很多原文材料,还会用英文创意写作,保持一定的输入和输出。
兴趣与坚持为他搭起了语言能力的基石。
对公共管理领域有兴趣的同学,炎蒸认为,可以做以下三点准备:
第一,丰富实习或者社团经历,所有的经历都可以成为申请时的素材,而由这些经历启发的的思考也会更加真实;
第二,利用好学院提供的出国交换机会,给自己提供一个新鲜的视角。
2017年春天,在巴黎交换期间,炎蒸去了很多地方、品尝了很多美食、看了好多博物馆,在巴黎还赶上了法国大选,坐在一家越南粉店里等着看选举结果,这些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他还曾和一位法国记者探讨中国的政治事件,从中更深地体会到中国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仍容易被误解的现状。在了解到这些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改变这种现状的想法,成为其申请硕士项目的巨大动力。
第三,多静下心来看看书。只要坚持不停地读下去,总能学到很多东西。他认为做学问、看书、学语言都需要沉淀,而不能仅仅将其作为卖弄的资本,功夫下到了,收获会比之前预想的更加深入和长远。
哈佛肯尼迪:兴趣与思考
作为光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在本科毕业后研究生选择的方向非常广,一大类是和金融相关的硕士或直博,另一大类是非经典纯金融方向,比如公共政策管理。
据炎蒸介绍,选择公共管理领域是基于兴趣,他个人对国际政治关系有浓厚的兴趣,反而对纯金融行业不太敏感,所以自己有意去探索一些新的领域。
当炎蒸决定从金融方向转向公共管理方向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哈佛肯尼迪政治学院。
“这个学院依托哈佛大学的资源,培养了很多重要的人物,有优质的交友网络,发展空间很大。”综合诸多考量,炎蒸认为肯尼迪是最佳的选择。
炎蒸对公共财政学非常感兴趣,这也是他未来想要深入探究的方向之一。
在炎蒸看来,公共财政和公共管理是相辅相承的关系。公共财政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为大众服务,当一个组织或者一个政府想为大众服务时,首要任务是制定好公共管理政策,其次是获得财政支持,当出现突发状况或者是有需要推动的大型的发展项目时,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和World Bank等国际组织会为需要的国家提出经济援助。
炎蒸最初对公共财政的兴趣来源于亚投行的成立。由于父母在金融领域工作,炎蒸从小就对这些机构的信息有所接触,也非常感兴趣。
“希望在国际组织领域能多一点中国年轻人的声音。”炎蒸在UNICEF实习的时候也发现,国际组织的工作十分有意义,还可以和本科学的金融专业结合起来。他希望以后可以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为中国建立的国际金融组织贡献力量。
打破局限:讲好你的故事
当被问及申请过程中,纯金融背景是否成为一个阻碍时,炎蒸说,专业背景绝不是局限一个人踏入这个领域的门槛,但是作为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在进入这个领域时还是会有一些限制。
“首先你需要把自己的故事讲好,比如自己进入这个领域的原因,之前的经历会如何帮助你在这个领域发展等等。这个专业也不会特别要求一个人对国际关系的敏感性。这是因为,公共管理领域除了涉及到国际关系,还广泛地涉及到传媒、环境、物流等相关专业。”
炎蒸觉得申请时最大的困难是自己缺乏就业经验,这就要讲好自己的故事。
他曾经向一位优秀的毕业生取经,当时得到的建议其实是先找工作再申请,因为美国硕士项目都要求工作经验,而肯尼迪录取的人基本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年纪比炎蒸长许多。
但炎蒸依旧希望试一试。
他寻求突破的方式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通过不断的沟通让美国校方了解中国学生本科毕业直接申请研究生的情况,争取减轻他们对工作经验的考量;另一方面是在写文书的时候充分强调自己的相关实习和社团经历,证明自己有足够的资质。
炎蒸说,他很庆幸自己来到了北大光华。
“北大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哈佛大学很喜欢北大的学生,他们觉得北大就是中国的哈佛。”除了学校的背景,申请成功也离不开炎蒸自己的不懈努力。
从他个人的标准化成绩便可看出:托福120,GRE只扣了1分。曾经在联合国的实习经历也为此次申请加了分,由于他出色的实习表现,当时的实习领导还亲自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为炎蒸的申请助力。
炎蒸认为,申请成功很重要的一点也在于申请文章的质量。
在申请过程中,炎蒸依据要求写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是比较典型的题目,类似于“申请人对未来的设想”,第二篇是描述过去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挑战和克服它的过程, 第三篇是让申请人去描述个人经历中出彩的地方。
“前两篇文章考察思想表达,第三篇比较偏向申请人个人的特性。”在第三篇文章中,他运用了creative writing的方式,体现了自己的思想和文笔。在选题上,结合自己对艺术的兴趣,炎蒸选择从当代艺术和艺术史来看待政治事件。
独特的视角,加上文笔上的优美和创意,都成为他脱颖而出的原因。
四年的本科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句号,炎蒸即将带着北大和光华给予他的成长,到大洋彼岸的美国继续深造。
炎蒸的故事告诉我们,也许人生不一定需要理性到极致的规划。带上一点对未来大方向的执着、一点踏实的努力再加上一点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最终也可以到达理想的远方。相信自己的选择,并坚定地走下去。
文 / 马嘉璐 赖采轩 涂涴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