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第九届国际媒体沙龙在北京大学科技园举行,主题为“如何理解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系教授刘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唐遥,进行了主题分享。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兼智库办主任王栋教授,参与活动并进行了交流。本次活动共有23位媒体或机构代表参加,来自14家国际新闻机构或商会。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在哪里?新质生产力将如何发展?如何有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活动上,学者们分享了他们对中国经济的宏观背景、发展状况、机遇挑战等的见解。
刘俏强调了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性,他通过数据阐述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此前,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引起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中国经济已经见顶”等论调层出不穷。
“中国完成工业化后,全要素生产率将不可避免地下降,就像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工业国家所经历的那样。但是,中国有五个重要的增长杠杆:再工业化、新基建、大国工业、改革开放和碳中和,这将有助于将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到2%以上。”刘俏说。
在全世界都受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挑战的困扰之际,中国能否解决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V型”反弹?
刘俏表示,为应对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我国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新增长范式,它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也是应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足挑战的解决方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释放出了强烈信号,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唐遥就迈向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中国经济进行了分享,强调了中国在全球贸易和跨境投资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国内将会出现的经济机遇。
唐遥表示,鉴于全球经济日益碎片化,中国需要改变政策以适应全球经济的变化,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将会通过进口、直接投资和中间品出口来造福全球经济。
在讨论国内市场时,唐遥根据会议精神,强调了民营企业和农村户籍人口的经济机会。这些机会包括加强民营企业对重大公共项目的参与、农村户籍人口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公共服务的机会等,促进就业、收入、消费和发展。
“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中国经济可以带来巨大的全球利益和本地机遇。此举将改善长期增长前景、国内消费和居民福利,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唐遥说。
来自国内外主要媒体的数十名资深记者参加此次活动并进行了讨论。学者们就媒体提问进行了回答和交流,内容涵盖中国劳动力市场、居民收入提升、地方财政收入、高科技产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外国投资及外企在华机遇等。
针对媒体提出的对外投资方面的问题,王栋指出,50%以上在华投资的德国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增加投资。“中国对这里的许多外国公司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王栋说。
参与本次活动的媒体及机构包括:Agence France-Presse、Associated Press、Bloomberg News、Die Presse、Financial Times、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Handelsblatt、Market News International、Reuters、O Globo/Brazil、Süddeutsche Zeitung、The New York Times、The Straits Times等国际媒体,以及中国英国商会。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顺利闭幕之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第九届国际媒体沙龙,第一时间为国际媒体理解全会精神提供了学界视角解读,以研究和数据介绍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路径与目标,以开放研讨的方式促进了专家学者与媒体记者的沟通交流,展示全面、客观、进取的中国,进而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