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什么样的金融才能支持创新?北大光华学者提到两个关键环节

2024-04-18

所属栏目 观点 链接 https://www.gsm.pku.edu.cn/index/ghgd.htm
摘要是否显示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国资国企改革等国家战略实施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股债融资支持。”在此,金融支持创新的重要性再次被印证。

什么样的金融才能支持创新?如何发挥市场力量推动金融强国建设?在2024年北大光华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上,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晓蕾表示,支持创新从金融视角来看,就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发挥政府基金在引导投资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完善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为VC/PE投资提供顺畅的退出渠道,成为金融支持创新的两个关键环节。

有效发挥政府基金引导投资的作用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41次,涉及科技、产业、经济、文化、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各领域全方位。

在刘晓蕾看来,无论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还是基于金融理论分析,股权融资都被认为是支持创新的最佳方式,私募股权投资尤其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资金来源。

从近年来中国私募股权行业的演进情况来看,我国政府资金在私募股权(VC/PE)出资人中所占比例在逐年上升,政府私募股权基金已成为支持创新的关键力量。

《2022年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出资人解读报告》显示,从整体情况来看,过去八年间机构LP的出资结构虽然在不断调整中,但前三大主体依旧是政府资金、证券业机构和企业投资者,其中政策性资金(政府出资平台、政府引导基金等)连续八年增长。

刘晓蕾进一步指出,政府基金支持创新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经验,如以色列的“Yozma”项目,就是政府基金扶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成功典范。研究表明,“Yozma”项目的成功归功于市场与政府的有效结合,项目运作要求在国际市场化基金达到40%时,政府资金才开始介入,确保了市场化基金的参与作为政府资金投入的前提条件,实现了市场对政府的监督。

到了投资决策方面,则需以市场化机构为主导,减少政府干预。政府的角色主要在于优化营商环境,例如简化申请流程等。

刘晓蕾举例称,近年来政府私募基金表现突出的合肥模式,也是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成功案例:政府选赛道,市场选企业,政府资金撬动市场基金,实现了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为VC/PE投资提供顺畅的退出渠道

除了资金如何进入,退出环节也非常重要。“支持创新最主要的就是私募股权融资,一级市场还没有上市的时候,要用私募股权来支持它,退出的时候,也要有一个非常好的资本市场,为创新和资金提供一个较好的通道。”刘晓蕾称。

在刘晓蕾看来,就退出机制而言,IPO一直是我国私募股权资金的主要退出途径。如何有效发挥政府基金在引导投资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完善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为VC/PE投资提供顺畅的退出渠道,成为提升金融支持创新的两个关键环节。

至于如何打通上述环节,刘晓蕾表示,资本市场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这里的“稳定性”可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稳定的政策预期,意味着维持IPO审核标准的连续性,保持IPO上市通道畅通;同时,保持顺畅的退市机制,通过优质企业的进入和不良企业的退出来实现健康发展,而非简单暂停上市。

二是波动相对稳定的价格。要让市场真正充分发挥价格发现的功能,让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基本面,才能避免大起大落。具体措施包括区分造假违规行为与正常的研发经营风险,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同时措施上要容忍正常的研发和经营风险。

整体来看,刘晓蕾认为,要想发挥金融支持创新作用,就要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在一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化基金的作用,市场与政府基金相结合;二级市场上保持IPO的通道畅通,同时保持顺畅的退市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让市场真正发挥价格发现功能。

刘晓蕾,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系主任,金融学及会计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新金融和创业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项目执行主任,全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她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学术论文曾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包括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金融研究最优论文奖、美国西南金融协会最佳博士论文奖、美国西部金融协会最佳公司金融论文奖、亚洲金融协会最优论文奖、中国国际金融会议最优论文奖、中国金融研究会议最优论文奖等。现担任学术期刊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以及《经济管理学刊》的联席主编,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以及《国际贸易问题》的编委。论文曾发表于许多国内际顶级学术期刊,包括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Management Science,管理世界、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等。曾获得北京大学曾宪梓优秀教学奖。研究领域为金融市场及公司金融,近些年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在加入北大光华前,曾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并取得终身教职(tenure)。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