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北大光华学者沙龙第5期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行,主题为“产业政策与企业战略——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副教授王铁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助理教授李波,进行了主题分享。来自国内主流媒体的十余位资深记者参与活动并进行了交流。
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不仅推动着交通领域的绿色革命,更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迅速崛起,构建起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涵盖储能充电、智能网联等多领域的绿色出行生态体系。然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国际贸易壁垒增加、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迭代迅速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在哪里?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是什么?企业又将面临着怎样的战略选择呢?
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产业竞争力的源泉,到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机遇、挑战和选择,王铁民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王铁民表示,中国的汽车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大到强的发展阶段。根据第7次人口普查显示的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大约是225辆。“美国等国家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才达到千人汽车保有量200辆的程度,而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王铁民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等的资料,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起步阶段(1956年-1983年)、对外开放阶段(1983年-1997年)、多元化发展阶段(1997年-2007年)、转型发展阶段(2007年-2014年)、电动智能化阶段(2014年-至今)。
“现在回头看,2014年我国确立‘发展新能源汽车强国必经之路’战略,确实是个标志性事件,从那以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全面崛起。”王铁民说。
在王铁民看来,中国汽车产业从大到强的转变,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全球各区域市场的汽车销量分布。在2021年,中国(大中华区)就已经占到了全球的30.4%,而同期北美(含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仅占到22.1%,欧洲(含俄罗斯、独联体和英国)占到20.9%。到2023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已经双双突破3000万量。
其次,是中国汽车产业出口销量的快速提升。2021年,被普遍看作中国车企出海的新元年,全年出口219万辆,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三汽车出口国;2022年,全年出口达到340万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汽车出口国;到2023年,全年出口达到491万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
第三,就是中国新能源车的迅猛发展。2024年1-9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739.2万辆,同比增长35.6%;新能源汽车出口92.8万辆,同比增长12.5%。而7-9月,中国国内市场的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连续三个月超过50%。
“如今,以比亚迪等为代表的中国领先新能源车企业,已开始着手布局,面向全球市场持续输出其技术和生产制造的竞争优势。中国的品牌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换道超车’。”王铁民说。
王铁民认为,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换道超车的这一过程中,我国的产业政策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志企业的三者合力。
“当新技术涌现的时候,你要允许一定的市场竞争去优胜劣汰,把准入门槛放的稍微低一点。但是到了一定的时间以后,市场自然会淘汰一部分没有竞争力的企业,那时再说毫无门槛的放所有企业进来,就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王铁民强调。
王铁民指出,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两个显著现象,一是主体多样,二是行业内卷。各类主体中的强者并不是预定的,而是在市场中拼杀出来的。而强者做对了什么呢?在王铁民看来,首先要有准确的战略定位,其次要投入早且有定力,最后则是比拼体系能力,如品牌力、产品力、服务力等体系能力。
“我们建设统一大市场以后,对待新能源车企的发展,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对待。但是为什么企业间的表现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呢?企业层面的原因占大多数。除了早期打的基础不一样,还是后期的不断努力。有的企业选择更对,厚积薄发、科创研发、渠道品牌等等都已经形成了基础和规模,这是销量、利润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王铁民说。
在她看来,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反应更灵敏,它在“市场内卷”的时候成本控制的也更好,所以也容易存活下来,取得胜利。但当一个产业不再那么新了,进入到了稳定发展期的时候,那一定是有专业化分工的,不会个个都是纵向一体化的,没必要、也不可能做的都很好。
王铁民认为,中国车企积极开启新一轮出海主要有两个推动因素,一是海外市场的吸引力,二是逐渐强大起来的能力。在出海的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在国外市场遇到的这些挑战就像国内市场的行业内卷一样,只会倒逼中国车企成长起来。
“目前,中国车企国际化战略已经进入攻坚期和关键期,首先要做到经营理念的转变,一是放眼全球、布局全球,二是步步为营、长期主义;其次要做到经营能力的提升,正如上汽、吉利、比亚迪、蔚来汽车等中国车企在国际化过程中所做的那样。”王铁民说。
而从股权投资的角度,李波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融资趋势、区域发展情况、产业政策支持、国际市场竞争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解读。
李波表示,新能源汽车投资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波动性增长。投资案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77起增长到2021年的249起,2022年和2023年也分别达到308起和281起,显示出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尤其是在2020年后,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了这一增长。
“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投资自2020年后进入快速增长期,尽管2022年有所回落,2023年依然保持较高水平,未来投资可能在高基数上保持稳定增长,投资者更倾向于在市场成熟的基础上寻找稳定的回报。”李波说。
在李波看来,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投资显著增长,特别是在投资案例数和市场占比方面的提升,反映出该领域日益增强的市场吸引力。数据显示,汽车投资案例数从2015年的459起逐年上升至2023年的945起,新能源汽车在总投资案例中的占比也从1.7%增至3.3%,表明其已成为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核心赛道。
此外,新能源汽车融资市占率的提升同样显著,2017年仅为0.46%,而到2022年已攀升至7%。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投资者对市场前景的乐观态度,也显示出该领域在整体融资市场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种增长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共同推动。未来,随着市场的成熟和用户接受度的提高,新能源汽车投资的吸引力将继续增强。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情况来看,李波表示,2023年国内销量稳步复苏,但国际竞争在加剧,未来发展方向可能会聚焦高端化和智能化。而其发展的动力,将有来自政府引导基金和非政府引导基金的双重支持。
“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新能源电动车行业发展的战略重视,还表明了政府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引导作用。尽管投资案例数量相对较少,通常聚焦于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基础设施建设,但意在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来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这种引导性投资能够有效降低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李波说。
与此同时,非政府引导基金的案例数量远高于政府引导基金,表明市场主体对新能源电动车领域的强烈投资兴趣。这些市场主体包括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及产业资本等,它们通常具备灵活的投资策略,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非政府引导基金的活跃,反映出新能源电动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使得各类资本在该领域的投资愈加积极。
“如果看私募股权市场的话,政府引导基金已经占了约78%的体量,大家一定会觉得新能源汽车行业大概也是同样的。”李波说。但事实相反,她的团队观察到,政府引导基金在EV投资中的参与程度只占13%,非政府引导基金占了87%,“从实际的参与程度来说,其实更多是靠市场发力的。”李波说。
李波分析称,将两者结合来看,政府与市场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政府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和引导,其投资金额相对较小,但其作用是为企业提供初期支持,并通过技术和市场的成熟带动后续的市场化投资。非政府投资金额较大,意味着他们更多是在企业已经具备一定实力后,进行市场化投资,承担的风险和投资回报预期也较高。
从地域分布来看,当地自身的产业链条件对于吸引政府/非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不可忽视。李波提到,尽管投资案例数靠前的仍然是上海、杭州、北京、广州等城市,但合肥、重庆等城市也因为自身较强的产业基础,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投资领域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较为热门的投资领域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先进制造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先进制造包括电池、动力系统、车身材料、底盘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车生产时所需要用到的材料的制造。
从数量上来看,迄今为止,零部件制造、先进制造领域汇集了295项投资事件,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环节汇集了177项投资事件。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热门领域集中在行业中游与上游。
李波表示,近期中国电动汽车出海遭遇“逆风”,一方面反映了有关国家以“公平竞争”“国家安全”为名搞保护主义、贸易壁垒,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世贸组织规则,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参与国际竞争,有着供应链完整度强、产业聚集度高、充分的市场竞争、超大市场规模快速促进技术迭代的优势。”李波说。
李波强调,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连续十多年居全球首位。国内一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的地区,基本上都形成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打造了由整车企业带动、配套先进智能网联产业链以及优越产业政策环境的产业生态。
并且,中国体量巨大的消费市场和丰富多样的用车环境,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迭代升级提供了土壤。而技术的迭代、工艺的改进、成本的降低等也需要发挥企业的作用,市场竞争是激发企业活力的最重要的动力来源,中国能够通过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有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
本次学者沙龙活动,探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投资趋势、挑战机遇等问题。两位学者的分享,为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业政策与企业战略提供了独特的学术视角,有利于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并为产业政策优化升级建言献策。同时,通过主流媒体的参与,增强公众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信心和支持,推动形成更加积极的社会氛围,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