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Editor's Note
履方致远,春华秋实。本学期,2021-2022学年度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评审结果公布,光华管理学院王璐、杨帆、汤泰劼、闫晗、廖琳、麦木蓉、相佩蓉、汪思韦、陈贞竹、冯业倩等10名同学荣获此奖项。
校长奖学金是北京大学设立的荣誉性最高、资助额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研究生奖学金,旨在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环境,激励博士生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学校的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因学术,而思想;因思想,而光华。荣获校长奖学金是博士生在科研路上孜孜求索后取得进步的有力印证,为了分享更多博士生的成长心路历程,值此奖项颁布之际,我们特别推出“光华故事集之校长奖学金系列”。
人物介绍
相佩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20级组织与战略管理系直博生,导师为路江涌教授,研究方向是创新、国际化,曾获2021-2022学年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工商银行工银星辰奖学金优秀奖等。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非常荣幸我能够在博士第一年获得校长奖学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欣喜之余也有些意外和惶恐。在我来到北大正式开启博士阶段的学习之前,就已看到过往年校奖师兄师姐们的风采。他们立足实践、潜心学术的科研态度,早已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我一直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但我也深知自己离优秀博士生的标准还有一些差距,需要在以后的博士学习、科研工作中不断弥补。非常幸运能够来到光华学习,享有与国际接轨的博士培养模式和教学资源,接触如此多的良师益友,让我有机会大胆试错、积累科研经验、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作为刚刚经历了博士一年级的学生,倒也没有太多的经验能够分享,不过借此机会可以冒昧聊聊读博期间的感悟,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共同进步。
由发散到聚焦
寻找感兴趣的研究领域
刚刚从本科步入博士阶段,也许不少同学都会面临和我类似的困惑:我应该做什么样的研究?基于我的观察,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给出的,而是可能会贯穿我们整个学术生涯的思考,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不同选择。从科研新手的角度来看,我可以基于自己浅薄的经验,给出一些可能的思考方向。
也许不少同学本科期间都给老师做过助研,那么在选题的时候难免会受到之前助研经历的限制,能够想到的研究主题大多局限于某个领域。也许还有不少同学之前的本科专业和现在的研究领域相关性较低,那么在选题的时候难免有些缺乏头绪,不知道哪些问题在当前领域内是重要的、值得研究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还记得当时在我们系的新生见面会上,老师们给了大家一个非常有帮助的建议:先不要急着尝试上手做研究,先认真学习专业课知识、打好理论基础、做好文献积累,在大量阅读、请教老师专业建议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于文献脉络的理解,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特定研究领域进行深耕。如果一开始急着基于自己之前的经验快速上手研究,很有可能会陷入认知局限、沉没成本带来的误区,忽视了那些真正有意义的理论问题和重要的实践现象。
当然,在我们摸索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和老师请教交流,也可以通过给老师当助研的机会积累研究经验,为之后开展自己的研究项目做好准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对科研形成合理的预期,既要大胆尝试不同的科研项目,同时也要对开展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因为短期内科研受挫就过度怀疑自己、丧失了科研热情。要相信,每一段科研经历都是有价值的,只不过回馈我们的时间早晚不同罢了。
由现象到文献
思考实践中的抽象提炼
我的导师路江涌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做“顶天立地”的研究,要思考我们的研究对实践究竟有何意义、能为管理者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如果闭门造车、在学术的象牙塔中固步自封,我们很容易陷入创造学术概念、单纯为了取悦自己的“文字游戏”。因此,路老师经常鼓励我们走进企业、走近实践,保持对实践现象的敏锐性,找到研究中可能出现的盲点。
不过,由现象到文献,一方面需要我们保持对实践现象的敏锐性,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培养对文献的熟悉程度。在面对一个有趣的实践现象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现象本身、以及现象背后的逻辑。当理解了现象背后的逻辑后,我们往往在脑海中会涌现出一些我们之前读到过的理论,这些理论可以作为我们进一步搜索相关文献的逻辑起点。由于现象本身往往蕴含着较为复杂的机制,这种情况下理论视角就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框架,能够帮助我们抽丝剥茧、逐渐找出现象背后蕴含的主要矛盾,并尝试通过理论对现象进行解释。通过不断重复上述过程,我们通常能够将现象逐渐聚焦到一个比较贴切的理论视角中,这不失为一种从现象中发现研究问题的方式。
对于理论初学者,我们往往在理论和文献方面的积累是比较欠缺的。当我们发现了很有意思的现象,但是经过认真搜索文献以后,对于合适的理论视角选择仍然缺乏头绪时,我们也可以尝试请教老师、请他们帮忙推荐相关文献,并进一步深入学习思考来解决问题。
由学习到主导
培养研究的主人翁意识
研究之初,我们抱着学习的心态参与老师们的研究是十分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随着科研经验的积累,我们逐渐能够把握研究推进的节奏、掌握实施的细节把控以及与合作者沟通的能力,这时候其实就需要逐渐转变自己的心态,学会在科研项目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把研究当作自己的事情、积极承担责任和培养主人翁意识。
一个研究项目往往会涉及到非常多的细节,我还记得自己本科阶段刚开始参与导师的研究时,大到研究选题、文章写作,小到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有许多事情我都会事无巨细地和导师、师兄师姐们请教。研究初期,这样的方式确实能够让我们减少“踩雷”的概率。但是长期以来,可能也会让我们养成依赖他人开展研究的惰性,不利于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当我们逐渐对如何开展科研有一些认识以后,可以变得更加主动一些,尝试主导科研项目的推进,勇敢按照自己的思路尝试并向老师请教,逐渐调整自身在研究中的角色定位。
此外,虽然构建合作网络、培养学生、搭建研究团队等事项看起来似乎都离我们还比较遥远,但这些是学术生涯的必经之路以及科研生活的常态。作为在校博士生,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方面的训练和能力培养提上日程,而培养研究的主人翁意识便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一路同行
感恩与光华的相遇
回顾过去一年多的博士生活,发现记忆中有太多的感悟体会和生活的精彩片段,但由于篇幅所限无法在这里一一呈现。能在光华读博真的太幸运了,学院和系里都非常重视学术氛围的营造和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打造,我们有许多课程都是纯英文,有助于我们适应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节奏。学院的合作氛围也非常包容开放,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你们需要帮助,我们的办公室大门随时为你们敞开。”好多博士课程的授课老师在学期末都会请大家吃饭,和我们一起交流课程学习和读博的心得体会,为我们答疑解惑。细细想来,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温暖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无时不刻都能体会到学院的人文关怀。系里也一直有师兄师姐们和师弟师妹们分享经验、合作科研的传统,我和同学们也会在课程中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通过交流从彼此的经验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学术之余,同学们还会经常聚餐和出游,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想要在这里感谢所有悉心指导、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或感到迷茫、焦虑的时候,总能够从你们那里得到帮助和指导;每当我取得一些微小的成就时,也总能得到你们的鼓励。幸而有你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陪伴,让我在科研道路上不再感到孤单;幸而有你们无条件的支持,让我能探索真正感兴趣的研究以及勇敢做自己。
最后,想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学术是一座高峰,也许永远无法登顶,但别忘记欣赏沿途的精彩。一直在路上,无问西东。
学术成果
文章发表:
[1] 路江涌,相佩蓉.危机过程管理:如何提升组织韧性?[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1,43(3):3-24.
[2] 贾迎亚,相佩蓉,于晓宇.CEO多元化职能经历对创业企业可持续性的影响机理——基于高阶理论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1,33(4):82-96.
[3] 路江涌,于晓宇,相佩蓉.创新创业中的分形演化[J].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21,9:104-109.
课题研究(路江涌教授主持):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驱动的企业国际创业理论与战略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国企业进行公司创投的动因、机制和效果研究》
光华故事集
《光华故事集》珍藏一届届光华学子的故事。万物生长,各自高贵,光华尊重学生多元化的就业选择和人生规划,鼓励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回馈社会、造福社会。他们的故事诠释了“因思想 而光华”,他们的故事传递着“少年心燕园情”,他们的故事讲述了“聚是一团火 散作满天星”。